陈节

执业医师

硕士研究生,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。

擅长妇产科、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护理和日常保健。

血常规是宝宝生病入院、常规体检时,医生经常会做的检查。那么,血常规结果应该怎么看?

1白细胞

白细胞分为5种类型:中性粒细胞、淋巴细胞、单核细胞、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。

1.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变化

新生儿初生时白细胞为(15~20)×10^9/L,随后一周降至12×10^9/L左右,婴儿期维持在10×10^9/L左右,8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。

宝宝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0.65,淋巴细胞约占0.30,1-2岁时淋巴细胞约占0.60,中性粒细胞约占0.35,4-6岁时两者比例相等,以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相似。

所以,看血常规报告单时,要结合宝宝具体年龄、不能直接拿成人标准来衡量。

2.判断感染来源

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偏高,细菌感染可能性较大;

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、淋巴细胞比例偏高,病毒感染可能性较大。

但是,严重的细菌感染也会导致白细胞降低,所以还要结合宝宝的临床表现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。

2血红蛋白

血红蛋白是反应宝宝是否贫血的常用指标。

新生儿g/L、1月-4月90g/L、4月-6月g/L、6月-5岁g/L、5岁-11岁g/L、12岁-14岁g/L,即可诊断贫血。

医生会根据宝宝年龄、喂养、生长发育情况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,判断宝宝贫血原因及分级,并给予针对性治疗。

3血小板

血小板参与机体凝血功能。

血小板增多,常见于急慢性炎症,缺铁性贫血患者,经治疗后情况改善,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。

血小板减少,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、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脾功能亢进等。

血常规报告单中内容很多,以上内容是对其中的几个主要检查指标的简单解读。

宝宝血常规报告是否有异常、什么原因引起的、如何治疗,医生会结合宝宝体检结果、临床表现及其他相关检查来综合判断。

对于宝宝的诊断及治疗,有任何疑问,欢迎点击左下角“阅读原文”,直接咨询专业儿科医生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lbnxw.com/kjsczl/14430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