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泪浇灌出生命之花

——记上仓镇埝头村村民赵秀丽

跋涉千里寻医问药,她竭尽全力与时间争取儿子生存的希望;倾家荡产在所不惜,她倾其所有用双手托起儿子生命的重量。病魔的肆虐没有冲垮母爱的防线,生活的重担无法压塌坚挺的脊梁,她——赵秀丽,一位普通的农家女子,一位平凡却伟大的杰出母亲。

为了一点希望她倾家荡产

有人说,在孩子和母亲之间,母亲始终是一只超载的轮船,任凭风吹浪打,历经千辛万苦也心甘情愿。然而对赵秀丽来说,超载的轮船远远不能表达出她为儿子付出的心愿。她就像一只点亮的油灯,长年累月、默默无声地燃烧着、透支着自己所有的心血,只为让生病的儿子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寻找到一点坚持的力量。

赵秀丽出生于上仓镇埝头村,曾经的她有一个安定而幸福的家庭,夫妻二人坚信劳动能改变一切,起早贪黑,勤勤恳恳地追集卖鞋,将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年,儿子的降生让全家都沉浸在浓浓的幸福感里。随着孩子慢慢长大,赵秀丽渐渐发现儿子的面庞总是缺乏血色,显得有些黯淡,小小的耳垂更几乎是透明的,看起来很是可怜。以为儿子是缺乏营养,夫妻俩加紧了对儿子的照顾,购买了各种营养品给儿子补养身体,却收效甚微。一个寒冬的深夜,三周岁的儿子忽然发起了高烧,哭个不停,过了一会儿居然又流起了鼻血。看着儿子哭的撕心裂肺,初为人母的赵秀丽立刻慌了神,忙叫上丈医院进行检查。化验结果一出来,负责检查的大夫就带着不乐观又不忍的神色告诉她,孩子的血常规不正常,建议到天津血液中心做进一步检查。听完大夫的意见,赵秀丽夫妻手脚都冰凉了,连夜坐车赶往血液中心进行复检。血液检验需要做骨髓穿刺,而孩子太小,不敢使用太多麻药,赵秀丽咬着牙和丈夫一起紧紧按住因疼痛而挣扎哭泣的孩子,一边掉眼泪一边在心里一遍遍地祈祷。孩子,你一定要好好的,一定要好好的……然而,一切的祈祷似乎都没有作用,一纸来自天津血液中心的诊断书彻底打碎了赵秀丽心中所有的希望——再生障碍性贫血,这七个字仿佛一柄重锤砸在赵秀丽心上,让她的世界在一瞬间塌陷,当时她就眼前一黑,什么也不知道了。醒来之后,摆在她面前的只剩下冰冷的诊断书、揪着自己头发无声流泪的丈夫,以及伸出肉乎乎的小手咿呀着想要到她怀里来的儿子。再也忍不住,她一把将儿子抱进怀里,放声大哭。

在当时,再生障碍性贫血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,只能靠输血来维持。得知赵秀丽的孩子诊断出这个病,医院的病友叹着气说,“这个病,没血了就输血,没血小板了就输血小板,没钱就只能等死了。”面对令人绝望的现实,赵秀丽哭过,怨过,崩溃过,但有一个念头却牢牢占据在她心中,从未变过:“那时候心里只想着,只要有一丝能治好他的希望我也要试试。”从此,她带着孩子东奔西走,踏上了漫漫寻医路。听说哪里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,她就一定要去尝试,听说哪种药物可能对这病有效,她就一定要去购买。打听医院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比较专业,她立刻带着孩子跑到那里住院,接受各种检查治疗;听别人说有种天然牛黄对治疗这病有奇效,但价格极为昂贵,每克价值几乎等同于同重量的黄金,她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就买了下来。“只要听说有有效的药,那就算不吃也得买来放在家里。”一年的东奔西走,从天津到北京,从东北佳木斯到山东淄博,钱花了不少,孩子的病却没有任何起色。就在家里积蓄即将消耗一空的当口,听说邻镇有人在湖北仙桃治疗同样的疾病起了效果,一家人决定再次带着孩子前往求医。为积攒医药费,孩子的爸爸不得不留在家中工作,赵秀丽和自己的老母亲一起带着孩子,拿着一张手抄的地址踏上了前往湖北仙桃的列车。雪上加霜的是,因为列车上的环境极为杂乱拥挤,又需要看顾年老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,她揣在怀里的元医药费被小偷偷走了。丢了孩子的救命钱,赵秀丽的心被绝望和悔恨吞没了,她哭着对母亲说:“我恨不得被车撞了,留下点赔偿,至少孩子能活啊。”老母亲陪着她流泪,说:“丫头,你得撑住了,你要是死了,你儿子怎么还能活?”

母亲的一句话点醒了赵秀丽,让她重新燃起了支撑下去的勇气。为了让孩子继续治疗,她放下了曾经的自尊向亲戚朋友开口借钱。“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拉不下这个脸来,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,我当时肯定又还不上,电话里一开口,人家还没说什么,自己就惭愧地眼泪都掉下来了。”靠着丈夫的打拼、亲戚朋友的接济和得知情况的村民主动捐助,赵秀丽带着孩子在湖北仙桃接受了半年治疗,孩子的病情渐渐有了转机,但这时她们手里的钱再也不足以支撑住院的费用,只得拿了些药物回到老家,靠吃药继续维持。然而,屋漏偏逢连夜雨,由于免疫力过低,一天晚上,孩子忽然出起了水痘,高烧不退,并一直尿血。检查之后,医生表示这种情况只能做脾切除,才能确保孩子的生命。万般无奈之下,赵秀丽拿着婆婆卖掉家里存粮凑足的路费和药费,再一次前往湖北仙桃,为年幼的儿子做了脾切除的手术。

三块钱吃几天的腌肉

手术之后,孩子的体质更加虚弱,要保证造血机能必须补充足够的营养。然而经过那么多次的住院、买药,家里早已一贫如洗,最困难的时候全家人手上的钱加起来才50元。同时,孩子的输血、吃药都不能断,输一次血要花两千多元,买一次药要花数百元,这些花销宛如砖块,沉沉地坠在赵秀丽夫妻的心上。这时候渐渐有人开始劝她:“孩子这病就是个无底洞,能不能彻底治好先不说,就算治好了,吃了这么多药的孩子,以后能和正常人一样吗?你该为自己打算,早点生个二胎了。”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,但赵秀丽的心里却从没有半点动摇。她心里很清楚,家里的条件根本不足以支撑两个孩子的生活,如果要生二胎,就意味着她必须放弃现在孩子的生命,这是她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,要儿子好起来是她脑子里唯一的念头,无论会为此付出什么。

为了给孩子足够的营养,赵秀丽变卖了家里值钱的物品,甚至连公公给打的铁门都拆下来卖掉了。在最困难的一段时间里,家里做菜连续几个月都放不起酱油,她和丈夫每顿饭都靠干白菜果腹,但就算在这种情况下,她仍想法设法地让孩子能够吃到点好东西,增强体质和免疫力。五块钱一斤的肉,她一次只舍得买三块钱的,回家之后用盐腌上挂在门背后,每次炒菜的时候切下来一点点放到儿子吃的菜里炒。最便宜的苹果,她一次只能买一个,一天切下来一半给孩子吃,另一半用纸细细包裹好了放到抽屉里,留着明天继续吃。老母亲心疼女儿,偷偷把自己攒下的鸡蛋煮熟了,打电话叫她过来让她快吃,她一面满口答应,一面偷偷地把鸡蛋放到包里,晚上给儿子加菜……同时,为了保证儿子的输血,她打听到了国家关于无偿献血的政策,不顾自己虚弱至极的身体要和丈夫一起到采血车去献血。老母亲坚决反对,拿出自己存下来的养老钱元给她,哭着说:“要钱妈有,你都这样了,再抽血还能活吗。这钱给你,你不许去献血。”但她仍瞒着母亲偷偷跑过去,在医护人员的劝阻下坚持大量献血……一次、两次,常年的营养不良加上抽血,让赵秀丽患上了严重的贫血症,后来的一次大出血甚至差点要了她的性命,但她仍倔强、坚强地重复地过着别人难以想象的日子,用尽一切方法让儿子过上和正常孩子一样的生活。

所幸,懂事的儿子给了赵秀丽很大安慰。在她的记忆里,孩子似乎从很小的时候就懂事了,很少要她操心。有一次住院的时候,因为一直喝的草药太苦,刚四岁的孩子发愁不想喝,推脱说:“我到楼下再喝”,到了楼下又说,“我到楼上再喝”,孩子的父亲着急之下,说:“你想活着吗?你想活着就得把这个喝下去,不喝活不了。”孩子再没说话,接过大大的药碗一口喝了干净。还有一次,看着她为了药费愁白了头,一直没说话的儿子忽然说:“妈,这次有钱了,就别再给我治了,你们有点钱都花在我身上了,我不想你再这样受苦了。”赵秀丽瞬间泪流满面,一把抱住孩子说:“你才是妈妈的全部希望,只要你好,妈妈再苦再累也愿意。”就在那一刻,她下定了决心,她不但要把儿子治好,更要让儿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。

很快,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。面对孩子上学的问题,赵秀丽不禁犯起了难。尽管九年义务教育不需缴纳学费,让儿子上学却有着太多困难:长期的治疗下,孩子的手脚已经被输液针扎成了黑色,到处都是针孔;一天四顿的中草药和营养不良,让他比起同龄的孩子显得瘦弱而沉默;他不能长时间下床行走,只要时间一久,脚上就密密麻麻都是出血点;他免疫力太低不能与其他生病的同学接触,只要一接触就是一场大病……为了给孩子一个受教育的机会,赵秀丽到学校求了一份看门的工作,她不要报酬,只求在学校门口的门卫室有个住的地方,让她能够带着孩子住下。孩子身体好的时候,她就送儿子到教室听几节课,请教老师不懂的问题;孩子身体不好的时候,她就让儿子躺在门卫室的床上,拿出课本自学……靠着她的付出和孩子的努力,儿子学完了全部小学课程,并以优秀的成绩考进了当地最好的初中,成功为自己的未来博出了好的起点。

她记住的不是苦难,是温暖

回顾最困难的那几年,赵秀丽说,她想起最多的不是当时如何痛苦,而是在那段最痛苦的日子中曾经帮助过她的那些人们。说起这些人的时候,她的眼睛亮亮的,好像有泪,又好像有希望。

在赵秀丽和婆婆一起带着刚做完脾切除手术的儿子回来的路上,曾经在火车上遇到过一位老人。那天赵秀丽抱着做完手术不能有任何碰撞的儿子,婆婆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,一起在车站等火车。火车来了后,为了不让别人挤到孩子,婆婆先扶着她上了车,又回身去拿行李。看到这个情景,站在边上的一位老人鄙夷地对赵秀丽说,“她肯定是你婆婆,不是你妈,否则你不会这样对她。”听到这样的指责,赵秀丽又羞又愧,连忙向老人解释了儿子的情况,听完她说的话,老人扶着她的手臂,说:“好孩子,苦了你了”,并从怀里掏出皱巴巴的一百元钱,一定要赵秀丽收下,说:“给孩子买点吃的补补。”那一百元钱是赵秀丽第一次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温暖,并至今为无法回报耿耿于怀。

一次,为了筹集孩子的药费,赵秀丽拿着家里种出的麦子去找收麦子的人换钱。但因为没钱买化肥种地,家里的麦子瘪瘪的,看起来特别不饱满,收麦子的人看了几下就表示不行不肯收下。赵秀丽哭着求收麦子的人说:“求求您把麦子收下吧,就算少给些钱也没关系”,并向他说明需要筹钱为孩子买药。得知赵秀丽家里的情况,收麦子的人二话没说,用最高的价钱将赵秀丽的麦子全部收下了,并叮嘱她好好照顾孩子。那次收麦子的钱让孩子一个月的药费有了着落,赵秀丽心里感激又无从表达,最后省下口粮钱,买了两个大西瓜送了过去。

还有一次,赵秀丽去红十字会血液中心报销孩子输血的费用,但因为要走手续的问题一时拿不到钱。而此时此刻,医院中等着她拿钱回去进行下一次输血,绝望之下,赵秀丽当场放声大哭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闻声赶来,问明了她当时的情况,细心地安慰她不要着急。因为手续必须走完,钱一时半会还拿不到,工作人员从自己的钱包里拿出相应的钱来交给她,让她先拿去给儿子治病。赵秀丽说,那时的感觉就好像最干渴的时候,有人送了一杯水过来,让她觉得特别安慰。

最让赵秀丽感觉温暖的,是年家里的一次火灾。因电线老化又无钱维修,一日家里突然起火,虽然扑救及时未殃及整个房子,却将家里仅有的被褥烧了个精光,房子也烧坏了好多地方。那时赵秀丽家已经连吃饭都困难,哪儿有钱用来修房子?一时之间家里人都陷入了绝望的情绪中。令赵秀丽没想到的是,村里有热心人将她家的情况上报到了镇里,没过多久,镇里就来人看了她家的情况,并送上1元慰问金助她们解燃眉之急。随后,县里的妇联、民政部门纷纷上门,为他们筹集了1万元的资金并修理了房屋,赵秀丽说,那时候真是眼泪忍不住就下来了。“真的太感谢了,感觉好像最难过的一个坎儿也过来了,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撑着。”

赵秀丽说,正是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和关怀,让她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咬着牙走了过来。阳光总在风雨后,如今她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:儿子的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,造血功能已经达到了98%,具备完全恢复的可能;就读初中后,因为学习刻苦,儿子几乎每学期都获得学习优异奖,并获得了校级三好学生称号;在县教育局举办的蓟县第二十八届科技创新大赛上,儿子凭借美术作品《太空家园》拿到了二等奖,更是让家里人都乐开了花。如今,生活已在好转,赵秀丽在照顾儿子之余,已经开始慢慢偿还当初借下的债务。“大家都说让我不用还了,可我哪儿能不还?”这个历经生活磨练的女子,带着微微的笑容说:“虽然还欠几万元的债务,但儿子身体好多了,我们好好干,慢慢都要还上,不能让帮助我的人寒了心。”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#个上一篇下一篇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lbnxw.com/kjsczl/14486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