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经常会听到贫血这个词,而缺铁性贫血则是其中的一种,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。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,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(ID),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(IDE),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(IDA)。缺铁性贫血是铁缺乏症的最终阶段,表现为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。此病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、经济不发达地区及婴幼儿、育龄妇女明显增高。那么,缺铁性贫血有哪些症状?平时我们该如何预防?

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和贫血严重程度相关,一般表现为:

1.乏力、容易疲倦、头晕、头痛、眼花、耳鸣、心悸、心慌、气短,脸色苍白等;

2.精神行为异常,如烦躁、易怒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偏食症;

3.体力、耐力下降,容易感染;

4.儿童生长发育迟缓、智力下降;

5.指甲缺乏光泽、脆薄容易裂、严重者指甲变平,甚至下凹呈勺状;

6.毛发干燥、易脱落,皮肤干燥皱缩。

哪些人群容易患缺铁性贫血?

1.女性。因为女性可能在月经期间失血较多,如果没有注意铁元素的补充,就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出现。

2.婴幼儿和青少年。婴幼儿生长发育快,对铁的需求量也较大,若不补充蛋黄、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,易造成缺铁引起缺铁性贫血。而青少年因为生长发育旺盛,机体对铁的需求量大,如有偏食易导致铁元素摄入不足,出现缺铁性贫血。

3.素食者。不吃肉的人如果也不吃其他含铁丰富的食物,患缺铁性贫血的风险可能更大。

4.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。妊娠早期女性可能因为恶心、呕吐等妊娠反应,引起食欲不振,铁摄入量相应减少,妊娠期间因为血容量增加,需铁量也同时增加,妊娠期间女性要供给胎儿营养物质,消耗大量铁。分娩时失血和哺乳期母乳喂养会导致铁流失。

5.经常献血的人。这类人患缺铁性贫血的风险可能较大,因为献血会使身体内铁含量减少。献血导致血红蛋白含量较少可能是一个暂时性问题,可以通过吃更多富含铁的食物来弥补。

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的利用率低导致的,平时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,那么缺铁性贫血该吃什么好呢?

首先,患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,要每天摄入一些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,比如:黑豆、蛋黄、木耳、海带、海蜇、虾米、紫菜等,这些食物对于补充铁元素有不错的效果。其次,多吃高蛋白食物,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最重要的原料之一,如果患有缺铁性贫血,就要多吃高蛋白的食物,这样可以促进铁元素的吸收,同时也能加速血红蛋白的合成,可以缓解贫血的症状。这类食物有:动物肝脏、瘦肉类等。最后,注意补充维生素C,维生素C能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,在食用含高铁蔬菜的同时,摄入一些高维C食物,能使蔬菜中的铁吸收率增加2~3倍。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果蔬有:樱桃、猕猴桃、草莓、柠檬、西兰花、苦瓜、红枣等。但是,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平时应限制浓茶和咖啡的摄入量,这是由于其中所含的咖啡因和鞣酸能降低膳食中铁的吸收。因此巧克力、可乐以及柿子也应该少吃。

缺铁性贫血虽然不是属于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,但是也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,如果自己有轻微的缺铁性疾病的话,只需要补充铁钙等微量元素,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就可以,但是如果缺铁性贫血症状比较严重的话,医院,通过口服药物和注射铁剂的方法来治疗。

寻名医大咖、查医生排名、最新医讯,请私信或给小编留言。

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欢迎您转载、转发,让更多人读到这篇文章!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lbnxw.com/kjsczl/11561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