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哪里治疗白癜风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bdfjc/140903/4462413.html

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礼制社会,封建伦理制度长期盛行,尤其以占主导地位的儒家伦理影响深广,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想的各个层面,风水也不例外,在其思想体系和空间结构中,深深地烙下了儒家伦理的印痕。

孝敬父母,这是天下人都应遵循的准则之一,儒家特别重视丧葬之礼,父母死了,要举行隆重的丧事,甚至要守孝三年。风水术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一些风水书籍每每引用儒家祖师爷孔子、程颐、朱熹的论述来宣传风水术。

三纲五常是封建时代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。三纲是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;五常是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风水术中的三纲是气脉、明堂、水口;五常是龙、穴、砂、水、向。三纲五常是个整体,相互联系。风水中借此来概括其主要内容,对此难免有牵强之感。可见风水为了自身的生存和传播,不得不向儒家思想体系靠拢。

风水术讲究天、地、人三才,三才中以地才最重要。《管氏地理指蒙》卷二说,三才之道,地道为独重,盖凡在天之丽,莫不由于地。而人则有以相论者,有以心论者,有以命论者,然相生于心,心复生于命,命虽在天,其本则根于地。

这段话是说,人命在天,人本在地,凡附着于天的东西,都是由天所决定的。这是对天命观的肯定,是唯心论的继续,也是相地术重视地道的原因。

风水在看龙脉时,由远及近,逐次寻找太祖山、太宗山、少祖山、少宗山、父母山,直至正穴。其构成体系就像一个家族一样,五代才出服。寻龙时必须追根溯源,从祖宗之山找起,表明龙脉悠远,龙气深厚。通常祖山、宗山为山之源,父母之山,为本学所在山脉之入首处。

《博山篇》在论龙时,就是先论祖宗,后论父母的:寻龙法,寻祖宗,寻父母祖宗,所居极高之方,父母所居中高之方,龙身回顾祖山作朝,此乃回势,势之顺逆论大江水,正侧逆顺,祖山之水皆可到堂,顾祖者远为优。

这表明,寻龙不仅要寻祖宗父母之山,而且各山要对祖山有回顾之情,有向心聚合之感,仍体现出中华观念中的忠孝思想。

早在唐代,卜应天的《雪心赋》就指出过山脉的祖孙联属关系:迢迢山发迹,由祖宗而生子生孙,自本根而分支分派。清代孟浩对此句所做的注解是:迢迢,遥远貌;发际,山之出身处也;祖宗,山之本也;子孙,山之支也。故山之迢迢发迹而来,必先其祖宗之山,而后分干分支,相传而去,亦由人之由祖宗而后生子孙也。

风水很讲究形式上的等级秩序,认为最好的地理形势,好像皇帝接见群臣的仪式。皇帝坐在宝座上,两边是侍从,后有威严的屏风,前有桌案,远有朝臣,所以风水在选地时就喜欢类似的地形:后有层层屏障的靠山,左右两侧有侍卫之砂,前有案山,再远处是朝拱之山。

风水认为龙脉周围应有屏蔽护卫,否则主龙孤单。最好的护脉形势是,后有托的有送的,旁有护的有缠的,托多护多缠多,龙神大贵。风水中还按砂的排列情况,分侍砂、卫砂、近砂、朝砂,侍、卫、迎、朝的礼仪体系,完全是从儒家伦理中借来的,是一种主仆尊卑观念的体系。

由于风水把好的地理形势视为众星捧月之势,或为拱迎天子之事,所以有人干脆把好的风水地看成宝座型、太师椅形等等,这同样是风水中的人文成分。所有这些都说明,风水在很大程度上秉承了儒家的伦理体系,同时也提醒人们,风水之所以能在古代中国长期盛行,也离不开儒家的保护。

来源:纪录片《中国风水文化》
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lbnxw.com/kjscys/14778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